日光性皮炎是怎么回事?
来源: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 电话预约:182-5188-9023
夏日阳光明媚,但有些人暴露在阳光下不久,皮肤就会出现红斑、水肿,甚至水疱,伴随灼热或刺痛感——这可能是日光性皮炎在“作怪”。这种由紫外线引发的皮肤炎症,常见于面部、颈部、手臂等暴露部位,轻者影响外观,重者可能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,需科学认识并合理防护。
日光性皮炎的核心诱因是皮肤对紫外线的“过度反应”。太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(UVB)和长波紫外线(UVA)是主要“元凶”:UVB穿透力较弱,主要损伤表皮层,引发急性红肿、水疱;UVA则能深入真皮层,破坏胶原纤维,导致皮肤老化并加重炎症。部分人群因遗传、药物或接触光敏性植物(如芹菜、柑橘类果皮),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显著升高,即使短时间日晒也可能发病。
症状表现与日晒强度密切相关。急性期皮肤会迅速泛红,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,伴随灼热或针刺感;若继续暴晒,红斑可能扩大并形成水疱,破裂后渗出液体,结痂后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。慢性反复发作者,皮肤会逐渐增厚、粗糙,出现苔藓样变,对紫外线耐受性进一步降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儿童皮肤屏障功能较弱,老人皮肤修复能力下降,均属于高发人群。
日常防护是预防发作的关键。外出时需遵循“遮、涂、避”原则:选择UPF50+的防晒衣、宽檐帽和太阳镜,减少皮肤直接暴露;使用广谱防晒霜,出门前15分钟涂抹,每2小时补涂一次,尤其游泳或出汗后;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时段,若必须外出,尽量寻找阴凉处行走。此外,光敏性药物使用者或既往有日光性皮炎病史者,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时间或加强防护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若已出现明显炎症,需温和处理并观察恢复情况。可用生理盐水冷敷患处缓解灼热感;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或弱效激素类药膏(如氢化可的松乳膏)减轻红肿,但需避免厚涂或长期使用。若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,或出现大面积水疱、发热等全身症状,需及时就诊。